|
那些渐行渐远的书信时光站在千年的时光隧道口,不禁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造就了光华绝顶的颗颗明珠;千年的风雨,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千年的磨砺,雕琢了它深刻的内容和思想;千年的沧桑,塑造了它出凡的形象和志向……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些诗句,诉说着古人音信难通的惆怅与无奈;也更多的是,传递着朋友、知己、情人、亲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相思、相恋、想念的过程。
思绪回到现在。而今,大家早已用电脑和电话代替了书信,也习惯了用手机、电话或E-mail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致谢和报平安。从电话、BP机、手机到QQ、邮件、博客、论坛,光速般的变化,往往让人瞠目结舌。在数字化的今天,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越来越不青睐书信这种缓慢的信息传递手段了。
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多少人,保留着往来书信的习惯?谁还肯费心费力下功夫一笔一划地写了书信,以这种古老的传统方式表达亲情、爱情、友情呢?生活是如此的忙碌和浮躁,谁还再去体会古人“砌成此恨无重数”的遗憾呢?
理由呢?最冠冕堂皇的莫过于没有时间。电话、手机的普及,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慵懒;能不吝笔墨,亲自书写书信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我不知道,曾经带给人们无限美丽、细腻情感的书信,还能不能被人们珍视,这种美好的文体,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我也不知道,享受完手机、电话和E-mail这些“快餐”之后,除了留下短时间的激动之外,随时间烟消云散后,人们会不会觉得厌烦和无奈?
丨一丨
人们常说:“人可以没有金钱和权力,但不能没有希望。”
记起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好想谈一场书香墨浓的爱情;好想感受一回“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感;好想爱人间亲笔书信交流的那种等待中的快乐;好想情人间打开书信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的感觉……
是啊!在手机和电脑没普及前,书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有信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的主要手段,它也曾一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鸿信传情更被认为是历来男女之间赖以传递爱情相思与精神寄托的信物。
书信也是在寂寞日子里极为珍贵的一件宝物,它常常带给人们快乐和光明。哪怕是信中的一个字,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遐想和温暖。
现在想来,见字如面。写信就是播种希望和快乐的过程:
每寄出一封信,你便为自己播种了一份希望,给世间献出了一份快乐,你的生命中也便多了一份企盼。
每寄出一封信,你可以尽情想象亲朋好友收信时喜出望外般的兴奋;你可以尽情回味亲朋好友读信时的幸福笑容。
品味来信,可以领略亲朋好友真知灼见带给心灵的震撼和启迪,感受亲朋好友信中优美辞藻和朴实无华的语言带给的美感。
但,如今,亲朋好友之间,甚至情人、爱人之间,谁又会以书信的形式来互传心意呢?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会更加的直白、直接,那种等待、焦灼、盼望、揣测的情愫也将会随时代而消失贻尽。
其实自己也很久很久没有写过信了。记得上中学那会儿,班里的女同学,没有一个不交笔友的;每天到学校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传达室收信,然后拿到教室里瓜分;特别是读过马克思和妻子燕妮的书信集后,对他们那种珍惜爱人、珍惜感情的方式羡慕不止,很受感动。于是自己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精心保存着信件,精心收藏着邮票,精心的呵护着自己与别人的真心。
那时候,少女的情怀,都在那一张张的书信中。怀着一份喜悦和莫名的忐忑,在等待那种见字如面的感觉,心脏悸动、遐想翩翩的时光,那些对写信和品读来信情有独钟的感觉,回想起来,真是无限的美好。
丨二丨
关于通信,古代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
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长期拘留,关押在北海(今贝加尔湖)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与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地见到了汉使者,告诉苏武并没有死,并让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在一大泽中。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诡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归汉朝。
另一个是民间流传的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
两个故事,前者是对国家的忠心,后者是对感情的忠贞。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因此,鸿雁也就成了邮使的美称。
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唐人赵嘏在《长安秋望》里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说;杜甫《天末怀李白》是写到“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商隐也有《离思》句,“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以雁写思的还有欧阳修《戏答元稹》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中的“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等等。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因此后来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鸿雁”之前,还有“青鸟传书”的故事:
据《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大黧,一名少黧,一名青鸟。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这三只赤首黑目,名字分别叫大黧、少黧、青鸟的神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具三足,居住在三危山上,乃力大健飞之猛禽,它们不但为住在紧靠昆仑山的玉山上的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
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据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是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
所以,以它为题材,表书信传递的诗词比比皆是:
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李商隐有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韦应物有诗“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以上这些诗作,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青鸟已不像《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是猛禽了,而是变成了三只善通人意、温和良善、体态轻盈、小巧玲珑的可爱“信使”了。
我们耳熟能详的应该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两句就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希望与亲人通信和见面的心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的确,在古时候,人们要想与远行的亲人通信,真是万难。普通百姓几乎没有专门的通信设备。因此也只有将真情寄托给青鸟,让青鸟帮自己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和思亲之情了。
无论是青鸟还是鸿雁,上古的这些传奇神话,留给后人的都是无限遐想。时代的进程中,尽管我们习惯于手指摁下键盘的速度和快感,但缺少“鸿雁传书”和“青鸟殷勤为探看”的一份等待和忐忑,仿佛觉得生命中有所残缺。
深深地怀念“鸿雁传书”的岁月,深深眷恋“鸿雁传书”的时代,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人常常感到怅然若失。已经好几年没有收到值得收藏的书信了,这或许是电子时代带给我们的悲哀。
写一段话寄出去,当事人收到了,那种心的感应,是现代其他载体不能取代的。真希望哪一天能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亲笔写的书信,那将会是一种何等幸福的事啊!
丨三丨
天涯知己,互通款曲,不失为人生快事之一。歌手陈蒙与曹菲儿的一曲《驿寄梅花》,让那个岁月中的片段又重新演绎在眼前:
风在吹雨在打你妩媚 花红褪独上西楼抚琴无味 雁辞北叶成堆望断了秋水 闲愁内锁深闺你泪垂 云在飞烟在飘我憔悴 举酒杯醉卧沙场弹剑有愧 马上催霜乱追破损了甲盔 草又灰恨不归我心碎 驿寄梅花古道上流年苍老了谁 鱼传尺素浓妆淡抹诗化了伤悲 梦中乘月奔回 抛却浮名的错对 无悔寻常巷陌与你永相随
于是望文生义地产生了很多联想:
是唐时风还是宋时雨里,一位轻衣罗衫的女子,独立在西楼上,望穿秋水望断天涯路;那条驿道上快马而来的信差,可曾带来了她期待已久的梅花?天南地北,风轻云淡,时光抚平了岁月的痕迹,烫不平思念的褶皱;她可以丈量生命中的感动,拾缀岁月中的忧伤,却无法在似水如年,如花美眷中挽留一袭往日的情怀;楼前的流水印念的是她终日凝眸,思念的人离开后,又添一处新愁……
哒哒的马蹄声,叩问着玉人的心扉,误识归舟,过客留下一场美丽的错误!重逢注定是一场美丽的错误,相聚徒添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哀伤。
千山万水,只为驿寄一枝梅花,只有古人才会这么浪漫吧。那些寄出一份相思,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生才能收到回信的等待,也成了凄婉、哀怨的岁月吟唱。
又想起宋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是秦观接二连三被贬谪,初到郴州时所作,抒写了谪居的凄苦和幽怨。这里,所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实际上是喻指友人频频来信慰解,后演化为千百年来成了通信的典故。
“驿寄”句化用南朝陆凯故事:陆凯与范晔交好,尝自江南寄赠梅花一枝,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这便是“寄梅”的由来,表示亲友间的寄赠和慰藉。
“鱼传尺素”是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则典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描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靠鱼传尺素来传递感情:“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秦少游世是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而只能徒然增加他别恨离愁而已。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也积得越多,无数“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无重数”的恨。
可是鱼怎么帮人类传递情书,就想象不出了。看过一个国外的童话故事,竟然与中国的“鱼传尺素”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公爵的儿子爱上了一个穷人的女儿,公爵很恼火。当姑娘戴着恋人送的戒指来到他家时,很不巧,恋人出远门了。公爵当着她的面把戒指冷酷地扔到窗外的大海里,然后说:“你如果能再找到戒指,我就让你们结婚。”姑娘伤心地回到家里。茫茫大海里若能找到一枚戒指,无异于痴人说梦呢。但一年后,她在一条买来的鲤鱼肚里发现了那枚熟悉的戒指。
也许,人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太多,因此把心中的祝福、喜悦与感动,幻化为童话中所有美好的结局。那条可爱却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鲤鱼,应该是爱神的化身吧?
丨四丨
遥想古老而美丽的书信岁月,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甚而弃之如敝履呢?
在手机短信和QQ聊天早已普及的今天,那些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传说早都成为美好的童话,可是人们,应该还是喜欢这样的等待。想象一下,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以这种方式送给亲朋好友一份惊喜,他们会是怎样的感动呢?
“鸿雁传书”、“青鸟探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也许,这些古老的文字、信物上寄寓着“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伤感;交织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希冀,重叠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真希望重新拾起这些被忽视、被抛弃的古典明珠,道一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但愿我们把一些生活中的美好记忆,随着一封封书信,存留于笔墨。任凭岁月的流失,让它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中最隐秘的地方,并不时地随着老去的年华,像潮水般地涌来,永远与生命同在!
(屋主备注:此文乃得自微信“心灵港湾”,阅后深有同感,插配书屋收藏的江友樵先生的书信以及分别由列夫托尔斯泰先生、赵清阁女史、欧阳文彬女史编著的书信集,与同好分享。) |